从闵行老街走出去的全国跳高冠军丨乃清叙史
张乃清,闵行区文史专家。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,著有《上海闵行文史丛书(第一辑10卷,第二辑11卷,第三辑3卷)》和闵行地情风物专集20多卷。史海钩沉,“今日闵行”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“乃清叙史”,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,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——
田径名将顾彧(yù),字英夫,是地方教育家顾言(字丹泉)的曾孙子,祖籍马桥乡荷巷桥,随父辈迁居闵行老街。祖父顾文浚,是顾言次子,赴日本留学归来后出任闵行强敏小学校长。
顾彧的父亲顾发祥,是顾文浚的三儿子。在顾彧即将出生之际,70多岁的曾祖父顾言不幸去世了,两者失之交臂。他生在书香门第,自幼在强敏小学读书,父母管教甚严,指望他继承家学。而他因长得身材高大,行为胆大机敏,时常喜欢溜到“闵行大操场”上蹦蹦跳跳,与玩伴相互竞技,尤以跳远、跳高项目出众。
1928年7月,“闵行大操场”定名为“上海县公共体育场”,占地12亩,归县立闵行民众教育馆管理,组织开展滚灯、石担、高跷、扯铃、摔跤等民间体育比赛和田径、足球等体育活动。顾彧自然成为这里的常客。
1929年5月,江苏省第一届民众业余运动会在南京市举行。顾彧赶去参赛,获男子三级跳远第一名。
1930年4月1日,江苏省第一届运动会在南京市举行,顾彧获男子跳高第一名。由此入职上海大华体育用品公司。
1931年11月,上海白虹队与南京鸡鸣队田径对抗赛在南京举行,顾彧以1.77米成绩获男子跳高第一名。
1932年《良友》刊出顾彧跳高的英姿
1933年10月10至20日,旧中国全国第五届运动会在南京东郊中央体育场举行,有各省、市和香港及华侨团体共30个单位参加,比赛项目共88项,运动员2697人,各地赶来的强手如林。顾彧为上海市代表团成员,在跳高项目比赛中用剪式飞身跃过1.81米的高度,打破全国纪录,荣获男子跳高全国冠军。他荣归故土时,闵行镇上的父老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。
1933年顾彧获男子跳高全国冠军
1934年,顾彧与傅姓女子订婚成家,不久赴江西税警局任军职。谁料,在一次公余训练时不慎弄伤了脚踝。11月,他只得返沪养伤。从此,他难以再上运动场,但始终热心于培养体育人才。
1947年报刊书影
作者:张乃清
编辑:黄圣源(实习)
初审:岳顺顺
复审:石思嘉终审:徐雷冰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
星空体育官网入口